独家!全国政协委员唐江澎:当前发展素质教育关键要解决三个问题
民小编说
在3月7日的全国政协教育界别联组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唐江澎把“保障发展素质教育的目标落地落实”作为意见建议提给了陈宝生部长。
作为素质教育的亲历者,唐校长是怎么看待素质教育发展进程的,包括看待“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这样一个说法?在新时代,发展素质教育又有哪些新内涵,学校应该如何落实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发展素质教育”的要求?
今天,人民教育微信推出“发展素质教育”系列专题的第二篇文章,敬请关注!
01
素质教育在刚提出时有非常明确的内涵,就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面发展
《人民教育》:素质教育不是新名词,上世纪80年代中期就已经提出来,在经过多次大讨论后写入中央文件,尤其是1999年中共中央专门就素质教育发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唐校长,您作为当年素质教育整个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亲历者,能不能介绍一下您当时理解的素质教育是什么样子?
唐江澎:大家知道高考恢复以后,以纸笔选拔的这种方式对中国的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1978年开始高考的时候,不会有人对应试提出什么指责,因为当时人们受教育的背景和方式是不一样的,他们有大量的实践机会,有大量的动手机会。
在一个人的素质发展相对全面的时候,只拿出他的文化科学素质,只对文化科学素质进行纸笔性的测试和评价,用这种方式来选才,这是中国恢复高考制度最大的贡献,也是我们改革开放40年来获得最大的一个红利。但问题是这是一种相对特定人群而采取的选拔。当纸笔测试的方法变成了我们正常教育的结果评价唯一方式的时候,我们整个教育的走向就受到了非常大的制约。
在我们看来,从1984年之后,随着标准化考试推出,教学就慢慢地滑向“考什么?教什么?怎么考?怎么教?”慢慢地把党的教育方针所倡导的追求德智体全面发展偏重于追求智育的发展,而又把智育的发展转化为可以用纸笔测验的那种知识的储备与提取。到这个时候我们也感觉到教育突然间好像味道有些变化。
我是教语文的,当时我的感受非常强烈。我们语文老师应该是教孩子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应该是教孩子善于口语表达、善于用笔写作。但是当时我们上课大量时间都放到教学生改病句、研究修辞手法上面,这些考试需要的内容占据了我们教学的主体。所以当时我就感觉到,素质教育理念与我自己心里所向往的语文教学的终极价值追求是完全相合的。所以我认为,素质教育是针对当时教育上已经出现的严重的应试倾向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问题而提出来的,它是一种拨正。
素质教育在刚提出时有非常明确的内涵,就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面发展。“面向全体”学生是在义务教育已经普及的这种背景下,我们不能够只抓少数的尖子生,只办少数的重点校,而要使国民的素质能够整体性地普遍提高。而“全面性”主要指的是不能单抓智育,不能单抓知识性教学,要促进学生的整体性的全面的成长。
02
核心素养以及学科核心素养的框架体系的构建是素质教育在今天的一个深化
《人民教育》:我想起来有一句话也是当时比较流行的,“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这也说明素质教育落地非常难,为什么落地这么难?
唐江澎:从学校管理实际来说,要把一种教育倾向拨正到另外一种教育倾向,还有教育终极评价标准摆在我们面前的时候,任何一所学校都会选择从外围向核心进军。因此就显得抓外围的部分轰轰烈烈,课堂教学部分还是扎扎实实。又由于考试制度改革滞后,因此素质教育的整体落地,或者说向核心领域的突进,还是步履维艰的。
我有两个基本观点。第一,想要通过高考这一种检测方法落实素质教育的全部内涵是不可能的;第二,如果高考不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也是不可能的。
《人民教育》:您认为素质教育实施到今天,取得了哪些成果?
唐江澎:2017版的普通高中课程修订有一个非常明确的价值导向,就是把立德树人的国家要求,也是素质教育最顶层、核心的要求,落实到高中的每一个学科,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核心素养,一直落实到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从而形成一个“由课堂教学目标到学科素养,再到整体的、学生的核心素养”这样的层级关系。
有了这么一个关系后,就可以引领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更多地关注学科的教育需求,思考学科教育怎样指向宏大的育人目标。
举个例子,教师原来可能只关注知识,现在他们肯定要想一想,这个学科知识背后隐含的学科思维方法究竟是什么,这种思维方法背后,隐含的价值诉求又是什么。我们学校在实践的时候,是把课程标准里边的学科素养要求再具体化,用学科宣言的形式表达出来。比方说,高中语文学科素养分成文化的传承、语言的建构、思维、审美四大维度,而我们学校就集中在两句话上,就是培养终身阅读者和负责任的表达者。
核心素养以及学科核心素养的框架体系,就是让老师们从每个学科关注学生、培养学生,关注终身带得走的素养。这就是素质教育在今天的一个深化、一种发展。
03
发展素质教育需要解决三个问题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o0604h6abwf&width=500&height=375&auto=0
点击观看精彩视频!!!
《人民教育》: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被称为“中国大陆校本课程发源地”。学校一直以课改探路者的形象活跃在全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最前沿。唐校长从1980年起一直从事教育工作,做校长有10多年。请您结合自己的从教经历,从实践层面解读一下,发展素质教育的内涵?
唐江澎:在新的时代发展素质教育,我觉得有三件事情特别重要。
一是学生的学习动机。高中实际上是一个认识自我、定义自我的关键时期,但很多时候最后的定义都被分数所标示和估量。我们提出发展、优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就要发展职业体验,让学生对自我的认识和学业以至于专业的认识有一个评估的延续。我们有一个观点,让学生能够把今天的学业同未来大学的专业选择贯通起来,把专业和他走向社会、安身立命的职业联系起来,把职业同建功立业的事业联系起来。往大一点说,就是把他的事业同他所担当民族复兴、造福人类的责任联系起来。我们叫“五业贯通”,变“因分而学”为“为爱而学”。这不光是学习动机问题,更有理想、价值观问题。
二是必须强调学习方式的转变。现在谈发展素质教育遇到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学生学习方式太过单一。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用单一的方式只能培养出学生单一的能力。转变学习方式,由单一的接受式学习走向包括体验、实践、探究在内的丰富学习方式,特别是要突出强调实践能力,让学生开口讲、动手做、亲身参与、亲自体验,这样才能发展素质。
三是要高度关注信息化、智能化时代带给学校教育的变化。网络的出现使课程的形态大大丰富,学生的个性化选择有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更充足的支持,应该利用这些丰富资源实现自主学习。
在发展素质教育方面,我们更关注的是动机上为爱而学,方式上重视实践,课程组织形式上能够实现定制化个性学习。
《人民教育》:如何把发展素质落到实处,将它深化,变成教育的现实,您能不能给出一些建议和意见?
唐江澎:在价值观上要有教育自信,更重要的是担当与行动。我喜欢用精微变革这样一个词,我们眼望着地平线,有意义地朝前迈步。尽管现在看来是一小步,但是在整个历史长河中判断,我们已经前行。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k0604g0bri7&width=500&height=375&auto=0
点击观看精彩视频!!!
微信编辑 | 魏倩
推荐阅读
素质教育咋发展?先听听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谈当年为什么提素质教育
5分钟!核心素养与素质教育、与三维目标、与课程改革的关系都在这里了|关注
尹后庆: 站在追求文化自觉的高度 推动综合素质评价改革|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专家解读④
给教师办好6件事!给家长解难题!教育部长发出两会“部长通道”第一声! | 两会关注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投稿、合作请联系rmjywx@126.com